历史的指针再一次指向9月10日,第30个教师节如约而至。值此,让我们把深情的关爱和深厚的祝福献给人民教师,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达最真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教师,对广大教师提出做一个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的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关心爱护和殷切期望,为广大教师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
兴国必重教,重教必尊师。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转折的重要部分,教师节的设立,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对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尊重,体现了教师群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唱响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时代旋律。
在深入改革开放和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关心和尊重教师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科教兴国、教育强国的战略高度,把对教育和教师工作的重视提到了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和教师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指针。
风雨春秋,春华秋实。30年来,广大教师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背负着人民群众的期望,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呕心沥血,默默耕耘,言传身教,勇于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些出现在我们身边的英雄教师、教书育人的模范,用行动诠释着人民教师的职业内涵,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崇高的师德标杆,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以及全社会的尊重。30年来,我国教师的地位不断提高,待遇不断改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深入人心,教师日益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也是教育过程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在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今天,在攻坚克难、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国梦新的历史征程中,教师的重要地位和奠基作用更加突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更加凸显。肩负时代使命,实现宏伟目标,广大教师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徳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做一名新时代的好老师。
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教师前行的精神动力,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价值观自信,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全过程。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
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就要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承担着立徳树人的神圣使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不仅要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更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教师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首先自己要立德。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必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人生标杆。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就要具备扎实学识。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广大教师要成为一名知识丰富、业务精湛和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必须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质量,以自己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为学生提供鲜活的知识清泉。
做新时代的好老师,就要具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育人是爱心的传递。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离不开仁爱之心。广大教师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改革创新,投身教育发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辉煌必定属于人民教师,我们国家和民族必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
《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10日第7版